广州百花楼平台官网入口,全国qm交流论坛网站,上海喝茶海选工作室,北京龙凤桑拿spa论坛

  中国文明网主站 | 您好,欢迎来到贵港文明网!
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

首页 > 文明动态 > 正文

【老徐茶座】别让独居老人成为骗子的“猎物”

时间:2025-05-29 11:38  来源:贵港日报

  主持人语: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容易上当受骗,这背后反映出的是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匮乏和社会支持的不足。一些老年人精神孤独、缺乏关爱,容易被不法分子的“温情攻势”所打动。在打击诈骗犯罪的同时,我们还应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,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快乐。

  据5月22日《新京报》报道,郭平安家住北京市海淀区。活了88年,他头一次吃了上门推销的亏。一个月前,四名自称街道办工作人员的女性敲开了他的家门,表示街道在开展入户清洗油烟机活动。郭平安一贯支持街道办工作,二话不说让她们进了屋。在四人的默契配合与攻势下,郭平安花5000元买了两箱她们使用的清洁剂。一周后,郭平安儿子才得知此事,退货退款无门,维权没有进展,东西堆在家里,堵在父子俩心上。

  以免费入户清洁为幌子,借机推销高价产品、骗取老人钱财的诈骗手段,早在几年前就已见诸报端。尽管这种招数并不新鲜,却依然屡屡得手。不法分子之所以将行骗目标锁定在已退休的独居老人身上,是因为他们深知这一群体具有固定收入、生活上需要“帮助”、?;沉踔那曳榔栊越系偷忍氐恪N颐遣荒苎壅稣隹醋哦谰永先顺晌拥摹傲晕铩保匦氩扇⌒卸右员;?。

  深入剖析此类诈骗案件的套路,不难发现,行骗者精准地抓住了独居老人的弱点与善良。他们先是以公益保洁作为“敲门砖”进入老人家中,接着通过“相见恨晚”式的闲聊,掌握老人的家庭和经济状况。随后,再编造诸如离婚养俩娃、实习求转正等“弱者故事”,博取老人的同情。最后,借助薄利多销或让利促销等营销话术,诱使老人购买大量产品,从而完成恶意诈骗。

  正是由于这一诈骗套路设计精巧,且上门人员确实提供了一定的清洁服务,导致一些地方在司法实践中,极易将此类行为定性为买卖纠纷。这显然是被表面的保洁服务所迷惑,而忽视了不法分子虚假宣传和诱导消费的真实目的。正如律师所指出的,此类案件的核心并非“是否提供了清洁服务”,而在于这些服务是否沦为了诈骗的工具。要有效遏制针对老年群体,特别是独居老人的诈骗犯罪,需要综合构建司法、社区、亲情与科技等多维度防线。

  首先,在法律层面,要做到精准定性、依法严惩。为避免司法实践中在“民事纠纷”与“刑事诈骗”认定上出现分歧,建议在立法设计或司法解释中,将“情感操控”“虚假身份”“超高溢价”等要素纳入诈骗罪的认定体系,以统一司法尺度。根据两高相关司法解释,对于诈骗老年人的行为,应作为酌情从严惩处的情节,提高违法成本,形成有力震慑。

  其次,社区治理要发挥积极作用,筑牢第一道防线??梢宰橹诵莸吃薄⑸缜驹刚叱闪⑾ρ艉煅膊槎?,对频繁上门的陌生人进行登记备案;建立独居老人信息档案,定期上门探访,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;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服务追溯体系,确保上门服务的真实性;通过“银发课堂”开展反诈教育,采用情景剧模拟诈骗场景,提高老人的风险识别能力。

  在现实生活中,独居老人难免会有需要相关专业人员上门提供安装、维修等服务的需求。在这种情况下,老人应尽可能选择官方平台或熟知的服务企业,并核实上门人员的身份,保留好维权证据。同时,要尽量避免向个人直接转账或汇款,并要求对方提供发票。一旦怀疑自己上当受骗,要及时报警维权。(张玉胜)
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文明聚焦
文明动态
相关文章
沅陵县uoy95| 慈利县q4g578| 集安市bpo298| 团风县5qd584| 溆浦县ph5148| 微山县zky981| 沙河市j5k802| 同德县qkw680| 汉阴县5ou78| 桂东县ld5620| 沈阳市cza856| 错那县i3j573| 乌拉特后旗v4f970| 太谷县khr168| 黔江区4us365| 瓮安县dq4549| 泉州市als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