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平南县妇联紧扣“守护童心 点亮未来”主题,以家庭为根基、活动为载体、阵地为依托,创新实施“爱的研习+”“成长护航+”“童心飞扬+”三大行动,融合“幸福圈+”阵地服务,构建起立体化、多元化的儿童关爱网络,为2000余名儿童送上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力度的暑期关怀,探索出一条“家校社协同、德智体美劳融合”的儿童关爱服务新路径。
锚定“家庭根基”,以“爱的研习+”筑牢科学育儿基石
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阵地,平南县妇联将家庭教育作为关爱服务的“源头工程”,推动科学育儿理念走深走实。
线下赋能精准化。依托社区(村)家长学校、儿童之家等阵地,邀请家长学校老师、家庭教育专家开展“爱的研习”专题讲座6场次,通过案例剖析、情景演绎、互动问答等形式,向300余户家庭系统传授家教家风建设、儿童心理健康疏导、亲子高效沟通等实用知识,将抽象的育儿理论转化为“可操作、能落地”的实践指南。例如,在情景演绎环节设置“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”“亲子冲突如何化解”等真实场景,让家长在角色扮演中掌握沟通技巧,有效提升家庭教育能力。
线上传播立体化。突破时空限制,打造“云端家教课堂”:通过“平南妇女”公众号推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等解读文章,发放《我是法定监护人倡议书》,以法治力量筑牢家长监护责任意识;创新开展“巾帼筑梦 家育未来”视频宣传活动,推送家教知识微课、专家讲座视频、案例分析等优质资源。截至目前,共征集视频12个,择优在“平南妇女”公众号刊播4个,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可及性和覆盖面。
聚焦“全面发展”,以“成长护航+”搭建素质提升平台
平南县妇联创新设计多元化活动载体,围绕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目标,让儿童在实践中增本领、长才干。
一是精心策划“三期六维”暑期成长营,以“半日托”形式分3期开展,每期5天,涵盖非遗传承、科创启蒙、生命教育、AI应用等6类主题内容。在“非遗工坊”,孩子们亲手编织芒草花篮,在“一编一织”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;在“编程实验室”,通过设计动力火车程序,激发科学探索兴趣;在“生命教育课”,大学生志愿者用“魔法试管”演示血型实验,让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;在“AI让梦想触手可及”课程,孩子们的奇思妙想通过科技变为现实,眼里满是未来的好奇和期待……100余名儿童参与其中,不仅收获技能,更在实践中培养了专注力与创造力。
二是将安全防护教育融入活动全过程,通过“安全卫士大闯关”“情景模拟演练”等形式,系统开展防溺水、防校园欺凌、禁毒等知识教学。例如,设置“溺水救援情景剧”,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掌握“呼救、找漂浮物、不盲目下水”等自救技能。家长反馈表示,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明显提升,80%的孩子能主动提醒家人注意出行安全,实现“教育一个孩子、带动一个家庭”的辐射效应。
链接“社会资源”,以“童心飞扬+”拓展成长实践空间
平南县妇联立足本地特色,串联农业、文化、旅游等特色资源,联动新领域妇联组织,借助大学生志愿者等力量,创新“以行走的课堂”,让儿童在研学中开阔视野、厚植情怀。
依托平南家风馆、平山竹木芒编基地等本地资源,设计“一路童行·玩转平南”主题研学活动,组织80个亲子家庭参与沉浸式体验:在芒编基地完成竹木编织作品;在平南家风馆共同制作金箔画和非遗漆扇,将“清廉家风”“孝老爱亲”等理念融入手工创作,让文化传承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带得走”......
此外,平南县妇联还打造“自然+亲情”互动场。在动物园研学中,设置“动物观察员”任务,让孩子用画笔记录动物习性与亲子互动瞬间,在亲近自然中增进家庭情感;在石硖龙眼丰收的季节,组织30组亲子家庭开展“手作甜蜜 龙眼传情”亲子活动,通过将本地奶茶与石硖龙眼相结合,真切体验到从田间采摘到舌尖品味的匠心转化过程。同时利用龙眼壳制作手工花、竹木芒编定制龙眼伴手礼等,充满平南元素的手工作品,不仅成为承载亲子协作温馨记忆的伴手礼,更展现本地资源在创新利用中的无限可能。
针对困境儿童、留守儿童,平南县妇联采取“夏令营+研学”双线关爱保护模式:联合平南县达康社会服务中心在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开展“好少年”夏令营,10名儿童通过“普法小课堂”“家风故事会”等筑牢成长根基;组织20名儿童和爱心妈妈到北帝山露营基地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,通过心理健康课堂、情绪分享、自然探索实践等形式,帮助孩子纾解成长困惑,建立积极心态,也让爱心妈妈更精准把握孩子心理需求......活动中,大学生志愿者全程陪伴,为每个孩子建立“成长档案”,精准对接思想道德教育、心理疏导等需求,用“巾帼温情”填补亲情缺口,让特殊儿童在关爱呵护中找回自信与快乐。
夯实“阵地支撑”,以“幸福圈+”织密关爱服务网络
平南县妇联将阵地建设作为关爱服务的“硬件保障”,升级打造“15分钟关爱服务圈”,让儿童“在家门口享服务”。
一是开放妇女儿童活动中心,设置阅读区、游戏区、手工区等功能板块:阅览区配备绘本、科普读物1000余册,安排志愿者开展“故事分享会”;在游戏区为孩子们提供积木、拼图、棋类等玩具,鼓励孩子合作互动;手工区定期组织“创意画”等小活动,让阵地成为“可学可玩、能静能动”的儿童乐园。
二是暑期安排专人值守,制定“每日活动清单”,确保阵地“天天有活动、时时有人管”,累计接待儿童2000余人次,有效解决“双职工家庭看管难”等问题,达成“孩子开心、家长放心”的服务目标,让妇联阵地真正成为儿童喜爱、家庭信赖的“成长港湾”。(市妇联家儿部莫元禧 平南县妇联)